论著

  • 基于HPLC-MS结合生物信息学探究麒麟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

    王春玲;徐玉蓉;贾亚旭;刘嘉;黄丽丽;陈栢皓;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HPLC-Q-Orbitrap/MS)探究麒麟丸的主要活性物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HPLC-Q-Orbitrap/MS对中药麒麟丸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2)通过含量分析和SwissADME筛选麒麟丸中排名前100位的化合物并预测其靶点,通过数据库检索少弱精子症靶点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并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3)使用Sail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 HPLC-Q-Orbitrap/MS分析发现中药麒麟丸中存在1 275种已知成分,并根据含量对其排名。(2)麒麟丸前100的化合物预测出共1 053个靶点和184个少弱精子症的潜在治疗靶点,KEGG通路分析以及GO分析表明麒麟丸治疗少弱精子症可能与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路、机体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细胞染色体区域和类固醇羟化酶活性有关,表明麒麟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机体的生殖激素合成、代谢以及反应过程相关。(3)对其关键靶点(CYP19A1、ESR1、HSP90AA1、p53、HIF1α和BCL2)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麒麟丸关键活性成分M030、M039、M043、M050、M055和M073与其均存在自发结合,具有小于-5 kJ/mol的结合能。结论:探索了麒麟丸的中药物质基础,发现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与类固醇激素的表达与响应过程高度绑定,为麒麟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07期 v.31 579-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浆氧化还原电位与精子DNA碎片指数及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关小川;于月新;张宁;周静;于佳平;王禹;刘星池;王博伦;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的精浆氧化还原电位(nORP)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及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男科门诊就诊的5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孕前检查的育龄男性435例,不育男性87例,并按照临床诊断分为VC组(n=116)和非VC组(n=406)。比较两组精浆nORP、DFI、精子高DNA可染性(HDS)和精液常规参数的差异。进一步分析VC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精浆nORP与精液常规参数、DFI、HDS的关系。按VC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各组间精浆nORP和精液常规参数、DFI、HDS的差异。在不育患者中比较VC组和非VC组精浆nORP、精液常规参数和DFI、HDS的差异。结果:VC患者的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非VC组(P<0.05),精浆nORP、DFI、HDS显著高于非VC组(P<0.05)。VC患者的精浆nORP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DFI、HDS呈显著正相关(P<0.05)。轻、中、重度3组VC患者比较,精浆nORP、精子总数、精子浓度、PR%、DFI、H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精浆nORP、精子浓度、PR%、DFI显著差于轻、中度组(P<0.05)。重度组精子总数、HDS显著差于轻度组(P<0.05)。在不育患者中,VC组患者精浆nORP、DFI、HDS显著高于非VC组患者(P<0.05),PR%显著低于非VC组患者(P<0.05)。结论:VC患者的精浆nORP可能是影响DFI及精液常规参数的一项重要氧化应激标志物。

    2025年07期 v.31 59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探讨失眠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邱泽锐;欧广洋;刘恒杰;马文韬;黄曼洁;王能;周骏;周青;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失眠与勃起功能障碍(ED)密切相关。然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孟德尔随机化(MR)为研究二者关系提供了新方法,而中医“心肾相交”理论为探讨二者因果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采用MR方法探讨失眠与ED之间的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WME)、简单模型(SM)、加权模型(WM)和MR Egger法作为补充分析来评估因果效应。MR-Egger截距检验、Cochran's Q检验和留一法用于敏感性分析,以验证MR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最终纳入39个与失眠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用于MR分析。MR分析中IVW方法的结果显示,失眠与ED风险上升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OR=3.111,95%CI=1.566~6.181,P=1.193×10~(-3))。MR-Egger法、WME法、WM法和SM法所得到的结果与IVW法在效应方向上保持了一致。敏感性结果提示本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失眠与ED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未来临床实践和ED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2025年07期 v.31 597-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

    庞名扬;魏勇;林建中;王俊;刘明玉;刘富洋;马亦波;赵彤;朱清毅;

    目的:探讨现实世界下采用Rezūm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WVT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1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173例采用Rezūm热蒸汽消融系统行WVTT,8例采用WVTT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随访术后1、3、6个月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8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Rezūm系统操作时间(4.6±1.4)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8.0±2.1)d。术后1、3、6个月,PV、IPSS、QoL显著降低,Q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IIEF-5评分相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肉眼血尿95例(52.5%)、逆行射精6例(3.3%)、尿道狭窄5例(2.8%)、前列腺炎4例(2.2%)和尿路感染10例(5.5%)。术后有4例(2.2%)行BPH的外科再治疗情况。结论:现实世界下采用Rezūm热蒸汽消融系统治疗BPH的短期整体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可明显改善IPSS、QoL和Qmax,不影响患者性功能。

    2025年07期 v.31 60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尿路结石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相关症状及治疗情况分析

    刘玮;张辉;刘双宁;卞少华;康启源;李颖毅;杜乔;袁文兵;朱江;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合并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因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期间的相关症状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上尿路结石住院手术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的106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拔出输尿管支架时间分为2周组和4周组,分析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输尿管结石术前、术后拔出尿管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USSQ),以及拔出输尿管支架后的不良事件等情况。结果:所有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出院时患者的尿路症状明显增加,IPSS显著升高(P<0.05)。相比2周组,4周组的USSQ评分显著上升(P<0.05),2周组患者取出输尿管支架后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BPH患者术后IPSS评分显著升高,支架置入期间USSQ评分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并发症明显增多,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基础上提前取出输尿管支架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化选择。

    2025年07期 v.31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健康指数及其衍生指标在PI-RADS 3分患者早期筛查中的作用

    张同庆;傅强;刘浩;刘颖涛;张克勤;

    目的:探讨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及其衍生指标在PI-RADS评分为3分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在4~20μg/L的患者中早期筛查的作用。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3家医疗中心在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203例PI-RADS v2.1评分系统评分为3分的患者病例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前列腺癌(PCa)组(62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141例)。入院后常规检测血清总PSA(t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PSA同源异构体2(p2PSA),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PHI和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同时收集患者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采用ROC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各参数在PI-RADS评分3分且PSA水平在4~20μg/L的患者早期筛查中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tPSA、fPSA及fPSA/t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2PSA、PSAD、PHI、PHID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SA相比,PHI(AUC=0.783 7,95%CI:0.711 3~0.856 1)及PHID(AUC=0.782 3,95%CI:0.708 3~0.856 4)能够在PCa的早期筛查中提供良好的预测能力。PHI及PHID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组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23 0、0.788 5,在预测csPCa方面PHI及PHID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在独立ROC曲线的基础上绘制联合诊断指标ROC曲线,PHI联合年龄、p2PSA及PHID的曲线下面积(AUC=0.843 6),具有最高预测效能。结论:在PI-RADS 3分且PSA水平在4~20μg/L的患者中,相较于传统指标tPSA,PHI及其衍生指标(PHI、PHID)为PCa的早期筛查提供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5年07期 v.31 612-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拔高度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NIH-CPSI评分的影响

    张强;汤倩;苏旭珍;项瑞君;张春雷;张斌;常德辉;

    目的:分析海拔高度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NIH-CPSI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不同海拔地区诊断为CP/CPPS的3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NIH-CPSI评分调查问卷表,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对其NIH-CPSI评分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生活在海拔4 300 m的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高于海拔1 500 m和2 200 m的患者,且海拔越高,CP/CPPS患者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越重、生活质量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拔越高,NIH-CPSI评分显著升高,反映CP/CPPS患者症状更严重,生活质量下降。这些发现强调了CP/CPPS患者需要针对特定高度的管理策略。

    2025年07期 v.31 619-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股薄肌肌瓣修复Miles术后尿道会阴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吉;撒应龙;张哲伟;吴慧锋;

    目的:探讨使用股薄肌肌瓣转位修复Miles术后尿道会阴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11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例尿道会阴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9~68岁,均因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手术至出现尿道会阴瘘的时间为2个月至13年。合并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2/3)、术前放化疗(1/3)及单纯化疗(1/3)。尿道内瘘口位于前列腺尖部及膜部,平均直径1.7 cm(1.5~2.0 cm)。术前1个月均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本组3例均全麻取会阴倒“Y”形切口,暴露尿道瘘口,剪除坏死组织,缝合尿道瘘口。取右大腿股薄肌,翻转股薄肌穿过会阴部皮下隧道移至尿道瘘口处缝合6针。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2~12个月)。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2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尿道造影显示无瘘管残留及尿道狭窄,1例放疗史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尿道周围无造影剂溢出。3例患者均无右下肢活动障碍,大腿切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半月基本缓解。结论:股薄肌肌瓣是修复Miles术后尿道会阴瘘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术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2025年07期 v.31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者·读者·编者

  • 欢迎订阅《中华男科学杂志》

    本刊编辑部;

    <正>《中华男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男科学和生殖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MEDLINE、 PubMed、 EBSCO,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和202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25年07期 v.31 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男科学杂志》论著中、英文摘要书写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中华男科学杂志》论著中、英文摘要书写方法采用结构式,明确标出摘要内容,必须有标题。包括下列标题:目的(Objective):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用一句话概括。方法(Methods): 研究中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条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室技术扼要描述,若是常规方法只需提方法名称,无需描述);结果的主要指标。结果(Results): 研究结果的总结,将论文结果的主要数据列出,此段是最主要的部分。

    2025年07期 v.31 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正>~~

    2025年07期 v.31 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计量单位

    本刊编辑部;

    <正>1985年9月6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非国家计量单位应当废除。”本刊常用的国际基本单位及其符号:长度单位名称为“米”,符号为m;质量单位为“千克”,符号为kg;时间单位为“秒”,符号为s(不是sec);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2025年07期 v.31 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及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025年07期 v.31 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男科学杂志》关于科研项目开展中伦理学的相关审核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1.关于人体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当论文主体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伦理审核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025年07期 v.31 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中药

  • 十宝汤治疗肾精亏虚型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陈少康;单意;史振滏;徐海锋;张耀华;路艺;

    目的:观察十宝汤治疗肾精亏虚型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O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配60例肾精亏虚型LOH患者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口服十宝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十一酸睾酮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PADAM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清总睾酮、血清游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体质量指数(BMI)、全身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PADAM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总睾酮、游离睾酮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SHBG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SHBG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SMI、ASMI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BMI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FINS有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FINS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FPG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HOMA-IR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PADAM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6.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6.6%,试验组两项评分总有效率对比,均略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当。结论:十宝汤治疗肾精亏虚型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十一酸睾酮的替代用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5年07期 v.31 630-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循证医学

  • 他汀类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项伞形综述

    李泽;张培海;刘美君;张焘;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形成一项伞形综述,以期为临床他汀类药物治疗ED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9月12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WOS、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干预ED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使用PRISMA 2020、AMSTAR 2、GRADE系统分别对所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总结。结果:共纳入4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1篇为低质量文献,其余3篇为极低质量;PRISMA 2020评价结果:4篇纳入文献平均分为29分,均为中等质量,存在部分缺陷,4篇文献42项完全符合条目比例为52.38%~80.95%;GRADE系统工具评价结果:结局指标共11项,中级证据仅1项,其余均为低级、极低级证据,无高级证据。结论:他汀类药物对于临床治疗ED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当前相关系统评价研究的质量较低,在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

    2025年07期 v.31 637-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增强干细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的研究进展

    黄杰;周康;马健雄;吕伯东;

    干细胞治疗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一种新兴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其优势在于能够对ED患者阴茎的病理损伤进行治疗,为从根本上解决ED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阴茎特殊的解剖结构,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有时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干细胞治疗ED效果成为了一个新的难点。本文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提升干细胞治疗ED方法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

    2025年07期 v.31 645-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创伤性脑损伤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辛业鑫;肖以磊;

    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是一项重大的全球性医学和社会问题。许多神经系统异常,例如:创伤性脑损伤(TBI)、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都可能导致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本文主要聚焦TBI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的关系,针对TBI后NLUTD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做出系统评价,为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7期 v.31 650-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规范与指南

  • 男性尿道血管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在男性人群中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血尿,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射精后或勃起后首次排尿呈血尿,或血精伴血尿,常伴血块,临床上称之为性活动相关性血尿、高潮后血尿或射精后血尿。临床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类型的血尿常常是由于后尿道血管瘤破裂出血所致,少数情况是前尿道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患者发病年龄跨越各年龄段,其中以30~59岁为发病高峰。尿道血管瘤相对罕见,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诱发尿道血管瘤出血的可能因素包括:慢性炎症刺激、局部摩擦、阴茎勃起时尿道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压力变化、尿道血管瘤组织结构脆弱,易在受到压力或刺激时破裂出血等。偶发的性活动相关性血尿可尝试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保守治疗,但对于长期反复顽固性出血者,则建议采用等离子电切、电灼术或激光烧灼术等方式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基于目前泌尿外科及男科医师对该病尚缺乏广泛认识,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临床专家,经反复讨论后,制定本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2025年07期 v.31 654-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经验交流

  • 睾丸旁脂肪肉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朱音;

    <正>睾丸旁脂肪肉瘤是泌尿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精索,占脂肪肉瘤的不到12%~([1])。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睾丸旁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肿瘤亚型、肿瘤大小、影像学表现、免疫标志物)、分子病理学特点、治疗手段及预后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对睾丸旁脂肪肉瘤的认识。

    2025年07期 v.31 66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创伤后继发性隐睾并无精子症1例报告

    孙争辉;袁亦铭;

    <正>继发性隐睾症指睾丸已正常下降至阴囊,但因多种原因后期再次上移至腹股沟管或腹腔内的情况~([1-3])。继发性隐睾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占隐睾病例的1%~2%~([4-6])。虽然继发性隐睾症的比例不高,但可能对男性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继发性隐睾的病因多样,如医源性因素、外伤、提睾肌痉挛、解剖结构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外伤因素如车祸等意外事故可能导致睾丸上移至腹股沟管内~([7-8])。

    2025年07期 v.31 66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阴茎鳞状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1例报告

    熊姣姣;余毅;任晓;左力;

    <正>阴茎鳞状细胞癌是阴茎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常规超声可初步评估肿瘤形态、血流特征及淋巴结转移,但对肿瘤边界、浸润范围、良恶性鉴别存在局限性。现将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诊治过程作如下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阴茎鳞状细胞癌的价值。本研究通过了浏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伦审字(论文)【2024】第002号],且患者知情同意。

    2025年07期 v.31 669-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